第三次中美谈判之际,中国给了美国一个暴击,重拳砸向特朗普基本盘和大金主。7月27日,中美将在瑞典举行第三轮贸易谈判。 谈判前,中国宣布暂停进口美国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消息一出,瞬间震动了国际能源市场。要知道,这一举措直接冲击了美国能源行业,而能源公司正是特朗普竞选资金的重要来源。 从以往来看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向油气企业高管索要高额捐款,承诺胜选后废除不利于能源行业的环保政策。能源公司不仅为特朗普提供了大量竞选资金,还在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中国暂停进口美国能源产品,直接切断了美国能源企业的一个重要市场,这对它们的利润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为美国的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等传统能源州,这些州是特朗普的“票仓”。中国暂停进口美国能源,导致这些州的能源企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暴跌等问题,进而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能源行业是这些州的经济支柱,一旦行业受挫,当地民众的生活和就业都会受到冲击,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特朗普的支持。 而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中国暂停进口美国能源后,迅速转向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寻求替代供应。俄罗斯、沙特等国的能源价格相对较低,运输也更稳定,这使得中国能够在不影响自身能源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对美国能源的依赖。 这不仅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还削弱了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美国原本试图通过页岩油革命争夺全球能源市场份额,但中国的这一举措让其战略目标受挫。 特朗普政府此前曾试图通过关税等手段施压中国,但中国的反制措施让美国尝到了苦头。中国暂停进口美国能源,是对美国贸易战的有力回应,也展示了中国在谈判中的坚定立场。 这一举措让美国能源行业成为贸易战的牺牲品,而特朗普的能源政策与国内能源企业的分歧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困境。 所以对特朗普来说,能源行业的困境不仅影响其竞选资金,还可能动摇其政治基础。能源州的选民如果因为经济受损而对特朗普失去信心,这将对他的连任前景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美国能源企业在特朗普的政策下并未获得预期的利益,反而因为贸易战和中国的反制措施陷入困境,这可能导致企业对特朗普的支持度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应对措施显得力不从心。他曾威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关税,但这一措施不仅未能奏效,反而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能源合作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反而更加紧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在国际上越来越不得人心,也让他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说白了中国暂停进口美国能源,是在第三次中美谈判前给美国的一个“下马威”。这一举措精准地打击了特朗普的基本盘和大金主,削弱了美国的谈判筹码,同时增强了中国的战略优势。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以坚定的立场和灵活的策略,向世界展示了其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而特朗普政府如果不能正视现实,调整对华政策,不仅难以在谈判中取得优势,还可能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来源:观察者网